中共中央辦公廳的回信
 3名志願者收到回信很開心(從左到右依次為唐磊、周明珠、蘇大偉)
  “現在的我們還需要學習雷鋒嗎?雷鋒精神又是什麼?”今年2月,無錫市3名全國優秀志願者致信習近平總書記,提出了這樣的問題。在信中,他們以自己的身體力行表明,這個時代我們更需要弘揚雷鋒精神。“當你為他人真誠地付出,你會感受到一種真正的快樂,並能獲得來自生命的最高榮譽。無論我們的時代如何發展,‘雷鋒精神‘永不會過時!” 昨天,他們收到了來自中共中央辦公廳的回信。
  現代快報記者 陸媛 文/攝
  3名志願者聯名致信總書記
  “尊敬的習近平總書記:您好!我們很激動能作為‘全國百名優秀志願者’代表給您寫信。3月5日是一年一度的‘學習雷鋒日’,也是我們志願者日。很多人或許會問,現在的我們還需要學習雷鋒嗎?雷鋒精神又是什麼?我們認為雷鋒精神不在於驚天動地的豐功偉績,而是他‘對待他人如春天般溫暖’的那種樂於助人、甘於奉獻的生活態度,願意像‘螺絲釘’一樣堅守崗位的工作精神! ”今年2月18日,無錫市3名全國優秀志願者周明珠、唐磊、蘇大偉聯名致信習近平總書記。經過兩個月等待,昨天江蘇省委副秘書長水家躍,省文明辦主任楊志純等人專程趕到無錫,給他們帶來了中共中央辦公廳調研室的回信。
  信中說:“你們寫給習近平總書記的信收到了。你們將助人為樂、與人為善作為生活的態度,用善行義舉傳遞人間真情,用實際行動弘揚雷鋒精神。你們的所作所為,無愧於‘全國優秀志願者’這個稱號,令我們欽佩和感動。相信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像你們一樣,樂於做雷鋒精神的種子,將雷鋒精神播撒在中華大地上。”
  收到回信,很激動也很溫暖
  今年初,周明珠的腦子裡突然冒出一個念頭,“我看新聞里習總書記很親民,我想能不能給他寫封信試試?”醞釀了一個多月,她打電話給唐磊和蘇大偉,他們也贊同這個想法。於是決定由周明珠執筆寫信。由於手不能握筆,她只能先通過電腦打字,再請朋友抄寫了一份,“我覺得打印的信不夠尊重,請人抄寫後,請媽媽用掛號信的方式寄出。”
  昨天,拿著中共中央辦公廳調研室的回信,周明珠和唐磊、蘇大偉既激動,又感到溫暖。“這是對我們志願者最大的鼓舞。”
  周明珠說,希望能成立一支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志願者隊伍,呼籲更多人加入,為殘疾人和殘疾人的孩子提供服務,讓雷鋒精神一直延續下去。“我們當志願者幫助他人的同時,快樂自己!我們想與大家一起分享這份快樂!”
  “無錫張海迪”周明珠:

  感受到了被需要的快樂
  說起“無錫張海迪”周明珠,許多無錫市民都不陌生。這個身體殘疾但堅強不屈的85後女孩,在18個月時不幸患上了“全身性小兒麻痹症”,除了頭部,全身肌肉萎縮。
  但困難無法阻擋她追尋夢想的腳步,通過文學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。她先後在各大報刊發表了百餘篇文章,出版了一本12萬字的自傳體小說《追尋夢的翅膀》。拿到的稿費用來資助貧困學子。2002年,她成為無錫自願捐獻眼角膜的“第一人”。
  2006年起,周明珠成為江蘇首檔公益助殘節目《明珠有約》的主持人。通過節目幫助許多自卑迷茫的殘疾人重新找到了生活目標,幫助他們找到了工作或覓得有緣人……她還和朋友一起籌辦了“明珠康心工作室”,關懷孤獨症兒童,為殘疾人和殘疾人親屬做心理輔導。
  2012年,因呼吸衰竭,周明珠被緊急送入三院搶救。媒體發起了“救救明珠”的倡議,當時轟動了整個無錫城。志願者朋友輪流到醫院陪護她,每天都會有許多熟悉或陌生的好心人去醫院看望她,為她募集善款……大家用愛把她從死神手裡拽了回來,再次創造了生命的奇跡。經歷了從病危到重生,周明珠更感受到了社會大家庭的愛。如今她在一家網站當兼職編輯,月收入700元。但她說自己很滿足了,做志願者讓她感受到被需要的快樂。
  “洋雷鋒”唐磊:

  當義務輔導員,免費教英語
  67歲的Peter來自加拿大,是無錫第一名外籍註冊志願者。他的中文名叫唐磊,也被人稱為唐雷鋒。2001年,他放棄家鄉三層樓的大“house”,放棄年收入16萬加元的生意,來到中國做教師。
  到無錫不到兩個月,唐磊利用業餘時間在英語角當起了義務英語輔導員。13年來,他累計免費教學1000餘次,達3500個小時。他幫助不計其數的年輕人書寫英文簡歷、工作申請和麵試技巧等。他和妻子通過培訓,成為錢鐘書故居、東林書院和薛福成故居的義務講解員。此外,他還經常到社會福利中心看望慰問孤兒,教孩子們唱歌,和他們一起做游戲,給孩子帶去了溫暖和快樂。
  也有人說他傻,給他人輔導英語,完全可以賺錢。但他覺得這樣太功利了, “給予他人等於享受快樂。有人需要我時,我的回答是‘行!什麼時候?在哪裡?我一定到!’只要在無錫,我會把志願者一直當下去。”
  “獻血達人”蘇大偉:

  獻血量相當於全身換血兩遍
  蘇大偉是生在農村、長在農村的一名無錫普通農民。1996年10月,他從廣播中聽到了“無錫市中心血站血源告急”的消息,他立即放下了手中的農活,騎著自行車來回30多公里完成了第一次獻血。從此,他的無償獻血之路便一發不可收拾:每年至少獻血兩次,18年來,已經無償獻血30多次,累計獻血量已達9000多毫升,相當於把自己全身的血液捐獻了兩遍。
  蘇大偉不僅自己獻,還發動妻子和家人、村民一起獻,兒子18歲的成人禮就是和父母一起參加無償獻血。為了發動更多人,他又當起了無償獻血志願宣傳員。2002年5月,他花1萬多元製作的22塊大型無償獻血知識噴繪展板,在無錫市中心的八佰伴廣場展出。此後,在無錫城鄉各地巡迴展出36次,並以自己多年無償獻血的經歷現身說法,消除大家對獻血的誤解。他發起成立了一支農民獻血隊,自願參加無償獻血和捐獻造血乾細胞志願服務活動。目前,隊伍已壯大到120多人,有近50人的血樣進入了中國造血乾細胞資料庫。
 
(編輯:SN091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i03aigyr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